23

2022

-

07

海上国之重器,除了“蛟龙号”,还有……

作者:


  蔚蓝大海,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经济价值。在海洋探测活动中,海洋雷达被誉为“海洋深处的眼睛”,透过它,人们得以穿越深邃的海水,探知诸多海洋奥秘。
  
  在湖北,有这样一家企业,在蓝色国土深处装上一双双“眼睛”,为人们触摸大海的脉动和心跳保驾护航,助力海洋强国建设。6月28日,中南鹏力副总经理马刚做客湖北日报5G直播室,分享探秘深海、筑梦深蓝的故事。

  企业名片
  
  湖北中南鹏力海洋探测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南鹏力”)原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湖北宜昌,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0余年间,企业深耕海洋探测领域,自主研发的阵列式海洋雷达成功替代进口,填补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百分八十以上,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海洋资源开发、气象、渔政、江河生态保护等领域。

海上国之重器,除了“蛟龙号”,还有……

  6月28日,中南鹏力副总经理马刚(右)做客湖北日报企业家全媒体纵横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曙松摄)
  
  01 布设观察蓝海的“锐眼”
  
  广东惠州,大亚湾黄金海岸,浪涛滚滚,蔚蓝相接。洋流深处,一双双敏锐的“眼睛”捕捉信息并传回位于宜昌的信息指挥中心。很快,一条条台风预报、海浪预警、漩涡提示从宜昌发回惠州,指导当地船只避险、应急处置。
  
  这些“眼睛”就是高频地波雷达,是中南鹏力为惠州海洋渔业局搭建的近海区域立体海洋监测系统的核心装置。
  
  “高频地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向海面发射无线电波,再从雷达的回波中提取风场、浪场、流场等海况信息,最远可达250公里以上。”演播间里,马刚拿起一套系统模型介绍:屏幕上大大小小的箭头、曲线,就是大海的“心跳”,台风预计从哪里登陆,多长时间抵达陆地,风级多少,都可以精准预测。

海上国之重器,除了“蛟龙号”,还有……

  “高频地波雷达系统曾是典型的‘卡脖子’技术。”马刚说,上世纪6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注意到高频地波雷达的应用前景并开始研发。直到本世纪初,中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关键技术依然有限,只能花费高额费用从国外进口地波雷达系统。
  
  13年来,中南鹏力始终致力于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该公司研制生产的高频地波雷达产品,攻克了雷达装备室内主机及室外天线多功能结构设计研制、海洋动力学参数反演及提取软件等技术,实现整机装备及软件系统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公司还在沿海建设数十个海洋综合探测监测站,将多种海洋监测传感器进行物联网集成,打造智慧海洋系统,开发海洋数据产品,延伸到信息服务领域。

海上国之重器,除了“蛟龙号”,还有……

海洋信息卫星接收站。

  “公司的海洋雷达已形成近百项知识产权,属于专利密集型产品,技术自主可控,完全替代进口,阵列式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80%,在国内海洋环境探测细分领域处于绝对的领跑定位。”马刚自豪地说。

海上国之重器,除了“蛟龙号”,还有……

车载海洋雷达。

  02 引智借脑研发出新一代海洋雷达
  
  今年6月16日,一艘名为“海鹞147”号的水陆两栖气垫船在清江成功下水试航。这艘气垫船由中南鹏力和哈尔滨工程大学联合研发,可搭乘30人,设计航速最高可达80公里/小时。

海上国之重器,除了“蛟龙号”,还有……

  6月16日,“海鹞147”水陆两栖气垫船成功下水试航。
  
  马刚表示,“海鹞147”看似与海洋雷达无关,实则是公司围绕主业开辟的新赛道。水陆两栖气垫船特殊时期可搭载海洋探测仪器,成为更加机动灵活的海上移动式监测平台,与公司历时3年研发的“新一代海洋雷达”叠加形成“1+1>2”的效果。

  中南鹏力的“新一代海洋雷达”是在该公司第二代海洋雷达基础上研发,为全数字海洋雷达,在探测精度、探测距离、智能化程度上均达到新高度。其探测距离半径达到250公里,较第二代提升30%以上,安装的位置也更加灵活,除了安装在沿海岸基和岛礁上之外,还可以安装在车载、船载等移动平台和海上固定平台上。去年,中南鹏力携“新一代海洋雷达”参加第六届“创客中国”大赛,从3万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企业组二等奖。
  
  “如果不向高校引智借脑,加强产学研合作,我们有些产品不可能这么快投入市场。”马刚介绍,中南鹏力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33岁,是一群具有海洋情怀的年轻人。除了激发团队的创新活力,公司还与武汉大学电信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海洋大学及中科院电工所等相关涉海高校院所保持稳定的产业学研合作,现有7个科技创新平台、百余项知识产权、8项工信部频率许可证书。
  
  “与高校合作,我们诚意满满。”马刚回忆,为研发“海鹞147”,公司在2020年向国内该领域研发实力顶尖的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寻求合作,战略合作达成后,1个月后,该校8人团队来到宜昌驻厂联合研发。
  
  03 大胆“吃螃蟹”斩获亿元订单
  
  “去年,中南鹏力营收同比增长达95.6%,前期薪资改革后,员工薪资最大增幅达120%。企业变大、变强,员工幸福感提升。”马刚充满自豪的介绍中,藏着一个拿下近亿元订单的曲折故事。

海上国之重器,除了“蛟龙号”,还有……

中南鹏力行政总部基地。

  2020年末,广东省的客户拟计划购买探测海况信息及目标的海洋雷达和海洋光电等设备。在洽谈中,中南鹏力推介在研的近海区域目标海洋监测系统,引起对方兴趣,但终因一次性投资几千万而搁置。
  
  彼时,智慧海洋系统应用在国内刚刚尝试推向市场。是承担风险进行尝试“创新”,筹措大量研发资金投入继续把海洋物联网系统应用平台建起来,部分应用模块让客户体验试用?还是按照原有经营模式继续销售单一海洋探测设备?有股东认为,这将成为中南鹏力由“探测装备供应”向“海洋物联网系统+海洋数据信息”服务产业链延伸的“敲门砖”。有的股东心里“打鼓”:如果该数据服务领域新市场开拓不顺利,那前期投入的数千万元资金就被项目占用,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多轮详细论证后,董事会最终拍板垫资建设。
  
  很快,公司数十人的团队驻扎在惠州大亚湾,进行选址、租地、设备建安、系统开发等。系统平台初步搭建完成后,客户体验了船舶目标精细化管控及轨迹溯源的应用模块后,决定采用。2021年8月,智慧海洋服务系统开始上线试运行。打开APP,船舶何时进入电子围栏监控海域里,到过哪些地方,溢油、倾废、赤潮等水生态环境变化一目了然。这套系统满足渔政系统精准管控、精准执法的需求,提升海洋综合治理能力,还能一键接入政务系统。
  
  “如果不主动创造市场,企业很难做大。”马刚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公司董事长宋国胜带领下,这次大胆“吃螃蟹”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目前,中南鹏力已在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渔政部门进行推广海洋信息化系统平台。

海上国之重器,除了“蛟龙号”,还有……

海洋雷达(联调联试中)。

  “董事长宋国胜经常说,企业要打造家文化,利润是员工创造的,要舍得把更多利润发给大家,让他们有家的归属感,有一份高收入,员工感觉被尊重、被重视,凝心聚力,工作才更有动力与激情。”马刚阐述企业人才观时如是说。
  
  这个海洋探测装备的“小巨人”将逐梦海洋更深处。马刚介绍,中南鹏力将发力从海洋探测装备供应商迈向海洋信息数据服务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慧海洋感知物联生态产业链,依托湖北宜昌行政总部,宜昌、宜都、惠州产业化基地,开展近海雷达网、海洋立体监测网、智慧海洋系统、水陆两栖气垫船等“十四五”战略性项目,力争将企业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市值的全域智慧海洋信息服务商。
  
  精彩语录
  
  如果不主动创造市场,企业很难做大。
  
  企业利润是员工创造的,要舍得把更多利润发给大家,让他们有家的归属感,员工感觉被尊重、被重视,工作才更有动力、更有激情,会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创造更大效益。
  
  来源:湖北日报